新疆艺术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意见

发布时间: 2012-03-24      访问次数: 34

新疆艺术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意见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体现。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我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特制定本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线,整合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分类指导、层次分明、相对独立的开放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目标、内容与要求

(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增加实践、实验课时,加强实践、实验课的综合性、设计性。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1、根据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增加实践、实验课时在教学计划中的百分比。

2、建立一个由实验、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组成并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

3、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而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又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之外。

4、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培育有利于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性教学

根据理论课、技能课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课堂实践教学。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1、在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采取10—15%实践性教学的教与学方式,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2、在技能课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展实践教学方式及形式的多样化。

3、制定各专业理论课、技能课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书及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三)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建立高效运行的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从现有的实验室中遴选和建设3-4个院级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争创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提高我院整体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1、加强实验室建设。做到有目标、有规划、有投入,继续增添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设备。要在时间、内容、方法、范围上进一步开放,要配备高水平教师指导和管理,注重开放效果,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教材建设。

3、建设综合性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在重点建设一批实验室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将学院各类实验室的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大力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争取创建3-4个综合性院级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四)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建立一批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各学科遴选、重点建设1个院级优秀实习基地。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1、坚持合理布局、点面结合的原则。“点”即各学科有选择地遴选、重点建设1个院级优秀校外实习实践基地,“面”即建设一批覆盖各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2、坚持“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基本原则,提高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依托单位与学院合作的积极性。

3、坚持就近就地、相对稳定、节约开支的基本原则。

4、坚持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三结合的重要场所。

(五)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展演、演出等工作

每年按照10﹪的比例从毕业生中遴选一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展演、演出作品,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建立其资源库。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1、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展演、演出作品工作的流程管理,精心组织,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展演、演出作品的质量。

2、制定符合本专业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展演、演出作品各环节的教学大纲、指导文件和实施细则,并抓好落实,要体现专业特色和各环节的教学要求。

3、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展演、演出作品的选题,要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各级有关领导和指导老师都要对对其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指导和检查监督。

(六)丰富和加强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

每年重点资助1-2个国家级、2-3个自治区级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赛、演出、展览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要求如下:

1、成立以学院直接领导下的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按照不同层次分阶段实施的原则,采取多种途径,构建以各类大赛、演出、展览活动为基础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注重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从经费和组织体系上保障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持续开展;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转变成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各系(部)探索并建立大学生课外实践的长效机制,给学生创造较多的了解和接触社会的机会,组织各类学术报告、竞赛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八)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优化实践教学队伍结构,确保实践教学队伍稳定,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要求如下:

1、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学队伍,承担实验、实践教学任务,不断优化实践教学队伍结构。

2、与政府机构及社会各类演艺团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各种演出、项目的合作,不断提高学院实践教学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队伍素质。

3、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加大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场所)建设的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调动实践教学人员的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性,确保实践教学队伍的稳定。

(九)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实践教学特色

遴选和建设6-8个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院级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具体建设的内容与要求:

1、设立院级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配备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对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办法等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总结交流实践教学工作的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2、建设一批院级实践教学的精品教材、精品课程,使实践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各系(部)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项建设方案和改革措施要落到实处,通过不断建设和改革,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将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增加我院学生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加快改革和建设的步伐。通过学院、社会、个人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购置一些在国内处于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努力增加教学实验室的面积;学院将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并给予经费支持;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经费,保障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高质量完成。各系(部)要确保学院下拨的实践教学经费真正落实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学院将定期检查和通报上述经费的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

                      二○一○年五月